最新
人氣
待答
目前在銀行剛滿半年,主要負產品規劃,最近剛收到國外學校的錄取通知,預計8月下旬出國。希望能在公司做到6月底,可以跑一些出國前手續。 有點尷尬的是照勞基法規定未滿半年提早10天就可以,但我個人覺得還是抓一個月交接比較好,請問大家覺得現在就可以提離職了呢還是等5月底提比較好。
(先聲明我個人沒有明顯政治立場,純想以經濟角度詢問) 如題,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,家裡也沒有什麼台商或是高學歷等背景。 單純因為自己在大學期間曾利用暑假及線上機會到對岸實習&工作過,行業類別跟我現在在做的差不多(網路、數位那塊,做策劃運營類比較多) 而當初會想過去體驗職場是因為喜歡的文化圈層是那邊的,且在實際工作後也挺能接受那邊的職場文化及人際交往。 我目前在台灣和對岸曾分別進過各自的大中小型企業,論適應論抗壓是個人評估是都沒有太大問題。 所以現在想問問一些有在觀察兩岸經濟市場的前輩們,如何看近5至10年左右,兩邊的職涯發展可能會比較有前景?或是說能不能提供一些您認為在台發展vs對岸發展的優劣勢嗎? (想問這個主要是現在無論是國內、兩岸,乃至美國造成的全球經濟問題,都引發我自己對未來職涯的迷茫懷疑和高不確定性) 備註:這個話題我想無可避免說到政治,但我希望前輩們給予的指教不要純戰政治 另外,我自己也算是懂得善用AI生成,所以也希望前輩們的回答能避免用AI直接回答~~以上感謝🙏
最近找工作投履歷,快的大約隔天就收到面試通知了,比較久的有過兩周才收到通知、最久的大概是沒有回應的⋯ 因為求職期很容易感到焦慮,我又比較急性子,所以想要請問前輩們:通常企業已讀履歷之後,需要多少時間才會寄出面試通知?超過多久是不是就差不多等於沒希望了呢?
出社會工作了3年多...自己也就快要3開頭了 每天都被工作追趕..下班就回家休息準備隔天繼續戰鬥 最近在想是不是應該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,不能只為了工作而工作! 如果一天多個2小時,一年就能有700多小時,相當於30天,也就是一整個月 所以也想問問大家 若是每天有2小時自由時間,會拿來做些什麼事呢?
1. 目前待業已滿一年 去年有三個理想工作的面試機會 皆在外商但都是比資深經理更高的位置 不過面試皆在最終評選被刷掉 除了面試技巧之外 想請問外商的資歷通常比對台商是比較高的嗎? 也有投遞過台廠的採購位置但連面試的機會都無下文... 2. 通常待業期多久算長? 如何能夠補足雇主認為缺乏即戰力問題?
上個月跟主管績效面談,談完後主管說年度業績成績都有往上,所以特別獎勵加薪3%。跟朋友聊過後,他們調薪的幅度大概落在5%~10%不等,相較我有調像沒調... 突然好奇大家的調薪幅度,還是大家都是透過換工作來幫自己加薪嗎?
在原公司A部門工作滿兩年,轉調B部門已有半年,由於轉調有晉升職位因此需要考核,1個月前收到人資通知晉升通過的信件,在詢問薪資結構後,又被通知晉升取消,維持原職位內容。 這過程都有與人資聯繫與確定資格。如果我想維護自己的權益,是否有什麼可以爭取的,應該要做什麼樣的準備嗎? 請教各位前輩,謝謝。
我從出社會起就一待在娛樂圈、媒體業工作,產出新聞稿、經營社群平台,甚至是節目企劃、拍攝封面人物等等我都有相關的經驗,做的也非常順手,但真的覺得媒體業不論是薪水、年終都不高,甚至是只有一個月,今年更是忙碌了整整一年最後被通知可能沒有年終,而這也讓我起了想要轉職的念頭,但我想轉職的領域,是屬於工程師類的,除了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,也害怕自己轉職後不能適應,反倒多此一舉,但周圍的朋友做了 4 年月薪就要破五萬,甚至福利、年終等等都優於媒體業,除了非常羨慕外,還有一點讓我很掙扎,就是開頭的薪水真的不高,但待得越久薪水是很可觀的,所以我到底應不應該逃脫舒適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