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旻蓉以女鐵工的身分打破傳統性別角色的束縛,憑藉對金屬的熱情,從珠寶設計轉戰鐵工行業,在2年的職涯中,不僅獨立完成各種鐵花工藝,更在艱辛的工作環境中展現女性的堅韌與創造力,為鐵工界帶來新風貌。
文/姜雯 由Cheers授權轉載
本文導覽
「鐵工」這個職業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不外乎:粗重、危險、陽剛、充滿噪音。雖然確實如此,卻沒阻礙林旻蓉的職涯轉向。
女生做鐵工,極為少見。林旻蓉是鐵花窗達人曾文昌(著有《做鐵工的人》一書)創業20幾年來,第一次破例收的女徒弟。
她已在這個行業工作了2年多,除了各式各樣的鐵花工藝,還曾繫著安全繩索、爬上鷹架,在台南一棟四、五層樓高的建築外,做了一整面漂亮的鐵花窗。
「鐵工」這個職業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不外乎:粗重、危險、陽剛、充滿噪音。也確實如此,林旻蓉除了被火花燙傷,還曾被同事不小心用扳手打到臉,所幸沒有傷及要害,回憶當時眼鏡碎了一地,血跡斑斑的畫面,仍餘悸猶存。
畢業後原本從事珠寶設計、銷售的工作,穿著高跟鞋向富太太介紹珠寶,如今拿著電焊槍在室外爬鷹架。個子小小的林旻蓉為何想要轉戰鐵工?她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?
1994年出生的她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,一向對金屬這種材質很著迷。
出社會從事珠寶行業不久,便遇上新冠疫情,期間看到職訓局有焊接課,決定前往進修。當時一個班20幾個人,僅有4個是女生。林旻蓉下定決心轉行,開始在104上投履歷。
很多老闆都表示:「妳怎麼會想來做這個?我沒收過女生耶。」但林旻蓉很堅定。通過轉介,林旻蓉認識了曾文昌,曾文昌表示,其實之前也有女生想試,但是看到環境就受不了,最終仍給了林旻蓉機會:「妳給我一個機會,我也給妳一個機會,我們就互相試試看。」
這一試,就是2年多。
過程辛苦嗎?「很慘,」林旻蓉說,體力跟不上、做工的台語聽不懂、螺絲百百種⋯⋯,「我一開始就當作是健身,實在搬不動男生也會幫忙。但基本上就是男生做什麼,我就跟著做什麼。」
雖然在體力上有落差,但林旻蓉也觀察到女生做鐵工的潛在優勢。
例如,師傅們會比較好說話。在施工現場,水電、木工、泥作等師傅因為要趕工,日期常有衝突,這時候女生出馬,就會比較「好喬事」。也有師傅怕嚇到她,合作時總會格外禮貌。
作為施工現場少見的女性,常常引來別人的好奇,「妳怎麼會做這個?」林旻蓉遇到最多的,是被問「妳跟爸爸出來哦?」
其實這個行業內並非沒有女性,但很多女生是幫老公當助手,準備工具、協助丈量、幫忙報價,但鮮少有實際上去做鐵工者。
不過,就林旻蓉觀察,現在做工的女生不少,例如木工、水電工。吸引女性做工的原因是,工作性質單純、時間自由,「例如今天的目標是把地板鋪好,那就以這個為目標就好。上班的時候可以聽音樂,想休息的時候也可以休息。」而且,相較於坐辦公室,做工薪水並不低,還有一技可以傍身。
林旻蓉獨特的加分項在於,她的美術背景讓她同時兼具技藝和美感。她轉職的目標很明確——想用金屬創作大件的作品。學會電焊,可以讓作品「要多大就做多大」。
因為小時候和阿公阿嬤住在萬華,有許多違章建築,林旻蓉一直對此有感,「我覺得這是一種很獨特的台灣文化。」
「別人可能會覺得違章建築很醜,但是蓋一點、再蓋一點,你可以從中看出每一個師傅的手法,也可以從手法上看出每一個人的個性。我自己很喜歡觀察這些。」
這幾年,林旻蓉一直在陸陸續續搜集喜歡的鐵皮,鄉下地方沒人要的廢料、鐵廠的報廢品,清洗後就先「存」在自己的工作室。「現在不住在家裡,就能放肆撿。目前還沒想好要做什麼,就先繼續修行、學好技能。」
剛過30歲的她,讓人看到當代女性生命的豐盛與韌性,如同焊接時飛濺的火花般閃耀而美麗。
(原文標題:她從穿高跟鞋推銷珠寶,改拿電焊槍當鐵工:「工作單純薪水高,女性『做工』愈來愈多!」)
鐵工
雙肩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|
|
立即前往【更多相關職缺】
延伸閱讀:
【快訊】2025職涯博覽會擴大舉辦!與200家企業人資面對面,免費報名>>